普通電廠用煤指標
发布时间:2012-04-20 点击次数:2087次質量指標
1、揮發份:是判明煤炭著火特性的首要指標,揮發份含量越高,著火越容易,燃燒速度越快。根據鍋爐設計要求,供煤揮發分的值變化不宜太大,否則會影響鍋爐的正常運行。如原設計燃用低揮發份的煤耳改燒高揮發分的煤後,因火焰中心逼近噴燃器出口,可能因燒壞噴燃器而停爐;若原設計燃用高揮發分的煤種而改燒低揮發分的煤,則會因著火點過遲鈍燃燒不完全,甚至造成熄火事故。因此供煤時要盡量按原設計的揮發份煤種或相近的煤種供應。
2、灰分:灰分含量會使火焰傳播速度下降,著火時間推遲,燃燒不穩定,爐溫下降。沒得灰分産率越高,發熱量越低,燃燒溫度下降,排灰量增大,熱效低,受熱面玷汙磨損嚴重,所以會分越低越好。
3、水分:水分含量高,發熱量低,排煙損失達,還容易引起煤倉、管道及給煤機內粘結堵塞。淡水分的存在有一定好處,火焰中含有水蒸氣對煤粉的懸浮燃燒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催化劑,水分還可防止煤塵飛揚等。
4、發熱量:發熱量是鍋爐設計的一個重要依據。由于電廠煤粉對煤種適應性較強,因此只要煤的發熱量與鍋爐設計要求大體相符即可,一般不低于設計值0.8MJ/Kg。
5、煤灰熔融性:對于固態排渣煤粉爐要求ST≥1350℃,低于這個溫度有可能造成爐膛結渣,阻礙鍋爐正常運行。液態排渣煤粉爐要求灰熔融性越低越好,而且煤灰黏度也越低越好。(灰熔點:由于煤粉爐爐膛火焰中心溫度多在1500℃以上,在這樣高溫下,煤灰大多呈軟化或流體狀態。)
6、煤的硫分:硫是煤中有害雜質,雖對燃燒本身沒有影響,但它的含量太高,對設備的腐蝕和環境的汙染都相當嚴重。因此,電廠燃用煤的硫分不能太高,一般要求最高不超過2.5%,高硫煤在煤倉內儲存時易自燃,所以硫分越低越好,wd(St)<1.25pc爲最好。
7、粒度:懸燃爐均燃用煤粉,煤粉越細,越容易著火和燃燒完全,熱損失小,但耗電量增加,飛揚損失大,一般要求粒度爲0-30mm,而且大多數20-50um粒度均勻。
中國規定,對供應火力發電廠煤粉爐用煤的粒度要求(洗)末煤13mm,(洗)混末煤<25mm,中煤、洗混煤<50mm,如上述煤種供應不足時可暫時供原煤。
質量要求:
火電廠用的煤炭質量對鍋爐設計和生産過程都是重要的基本依據。燃燒煤的特性包括兩個方面:一是煤特性,二是灰特性。煤特性指煤的水分。灰分、揮發份。固定碳、元素含量(碳、氫、氧、氮、硫)、發熱量、著火溫度、可磨性、粒度等。這些指標與燃燒、加工(例如磨成煤粉)、輸送和儲存有直接關系。 灰特性指煤灰的化学成分、高温下的特性、以及比电阻等。这些特性对燃烧后的清洁程度,对钢材的腐蚀性以及煤灰的清除等有很大的影响。
电厂煤粉炉对煤种的适用范围较广,它既可以设计成燃用高挥发分的褐煤,也可设计成燃用低挥发分的无烟煤。但对一台已安装使用的锅炉来讲,不可能燃用各种挥发份的煤炭,因为它受到喷燃器型式和炉膛结构的限制。